一一(4K修復版)

上映日期: 2025年7月31日 片長: | 174 分鐘 級別:
IIA
4.3
評分
404 讚好 16 影評
楊德昌遺作,也是其巔峰之作,25周年4K修復版獻映,你自己看不到的人生全貌,再次躍上大銀幕給你看。台北一個三代同堂的中產家庭,婆婆中風昏迷,妻子日漸不堪重負,丈夫公司面臨危機又重遇舊情人;大女兒戀上鄰居的男友……一家表面平靜,內裏已波濤暗湧,小兒子拿起相機,為別人拍下他們自己看不到的後腦勺,或許人們永遠只知道一半的真相。在世故而疏離的現代社會裏,個人在新生與死亡、巧合與命運中不知所措,人生在物質與精神、失序與秩序間週而復始。多線故事在矛盾與荒誕中匯聚合一,三代人各自的悲歡離合,不只是宿命,更似輪迴。榮獲2000年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2025年載譽重返康城經典單元,被譽為21世紀最偉大電影之一。
顯示更多 arrow-down
影評
詳情
場次
責任影評
Lv. 10
star 4.0
平淡沉浸式人性/倫理電影
知到此片獲獎無數,但台灣本土都冇上映,話題滿滿,即管入場睇睇。將好多不同年齡/階層/身份嘅城市人所遇到問題/議題放落一群有關連嘅家庭人物上建構出嚟嘅故事。涉及嘅倫理問題同角色數目都唔少,所以足夠材料拍成一套3個多小時嘅超長片,但每一個"議題”/"關係“都唔算好深入。電影表達手法及選角均寫實平淡,3個多少時片長難免會有感到沉悶嘅時候。而且片中嘅"議題”我覺得都係都市人嘅日常,其他電影亦都屢見不鮮,故此冇乜特別打動到我嘅地方。電影整體流暢,有時間有mood的話一看無妨,入場沉浸一下。
顯示更多 arrow-down
7  負評
0  回應
Alvin Tsang
Lv. 10
star 5.0
由喜到悲但延長三倍的人生歷程
《一一》:由喜到悲但延長三倍的人生歷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活過的機會,生活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遺憾、得失、喜怒哀樂、生離死別都是在所難免。楊德昌生前最後一部電影《一一》正是探討以上所有人生課題,從不同角色身上體會其中一種,結合起來彷彿在濃縮的時間中感受了一段人生。一部電影,讓我們感覺人生拉長了三倍的壽命,學到的又有多少?電影以一場喜事揭開序幕,但以一場喪事作結。阿弟(陳希聖 飾)與小燕(蕭淑慎 飾)結婚,一家人為他舉辦婚禮。但上至高堂,下至小童都在婚禮中見盡自己人生過去的相遇和曾經的自己,例如阿弟和NJ(吳念真 飾)都先後在婚禮時重遇自己的舊情人。一開場的喜事就碰上前情,彷彿好讓自己的人生透過一場喜事重生。而小童角色洋洋(張洋洋 飾)和婷婷(李凱莉 飾)都在婚禮過程中摸索成年人的世界,充滿未知和探險,猶如初生嬰兒降臨後從頭學習。所以,婚禮在楊德昌的視角象徵生命的開端,不論是兒童階段的起點抑或人生中場的轉捩點,都代表迎接新的篇幅。在這個家庭中,最年長的婆婆(唐如韞 飾)開席前先回家,更在家中昏迷不醒,一段時間後平靜地離世。華人社會三代同堂和長幼的觀念很重,長輩充當後輩的指路明燈。但最年長的人淡出一眾後輩的人生,代表所有後輩要獨立起來。然而,無論NJ、婷婷、阿弟和洋洋等在婆婆昏迷都走入人生的十字路口,失去一個可以指引和依靠的長輩,與很多人一樣在獨立和長輩庇蔭中遊離。他們輪流在婆婆旁邊與她談話,表面上想喚醒她,其實嘗試挽回有父母般庇蔭的日子。最後,婆婆離世,她的喪禮成為電影的結局。由婚禮到喪禮,像人一樣由出生的大喜之事到離世的喪事都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人生歷程。一眾後輩就是用一生學習度過失去上一代在世愛護的歲月,楊德昌以兩種人生大事代表人生的起點和終點,中段發生的事情都是每個人的成長羈絆。除了生離死別,電影探討的課題不少,包括人生在世是滿佈盲點。洋洋曾經問NJ,人是否只能看到事務的一半,看到的永遠是前面而沒有後面?NJ答不到,但楊德昌透過電影語言回答了。電影多次出現鏡子和窗的倒影反射角色的當刻,例如婆婆入院時,阿弟在醫院對NJ說當日他大婚之日是吉日,深信母親會沒事。這段對話很普通,但當鏡頭在拍著窗的倒影反射他們談話的身影時,暗喻他們其實信心不大,只是人前裝作自信。NJ在日本成功與大田先生(尾形一成 飾)接洽生意時,台灣總公司通知他可以取消交易,令NJ深感辜負別人一番善意。鏡子反射他自責的背影,反映他忙碌背後是一個顧己及人的善良人,又看到別人見不到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的善良。洋洋拾起相機,經常拍下別人的背面,以童真的視角發掘別人見不到的一面。楊德昌在這裡選擇由兒童視角尋找背面,反襯成年人世界太多東西蒙蔽自己的視野。兒童沒有雜念,反而看事情更純粹,好奇心驅使他們見到更多生活的細節。人生只有一次,但活了一段時間後,又會慨嘆自己活不到自己想要的模樣。楊德昌藉NJ和婷婷的愛情起伏探討人活到中段尋找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性,究竟如果可以重過人生,是否會有另一個結果?NJ到日本出差時,重遇初戀情人阿瑞(柯素雲 飾),蘊藏舊情復熾。與此同時,婷婷與鄰居好友莉莉(林孟瑾 飾)的男友胖子(張育邦 飾)短暫拍拖,殊不知對方只是視她暫時的愛情替代品,最後胖子更殺掉他以為與莉莉有染的程禮華老師(陳立華 飾),悲劇收場。兩父女的愛情互相映襯,各自在當刻的人生交叉點遇上疑似翻轉當前苦悶生活的機遇,但最終只是空中樓閣。NJ與阿瑞的愛情終局最明顯是在尋找重遇人生當初的可能性,他們一度摸索重新開始的機會,但始終因當下太多事情已定而止於探索。他們讓筆者想起《三命》公務員阿信與林海琪多年後重遇的情節,十分近似,未知《三命》創作時有沒有參考過。人生走到中段,太多事務已定下,再想往日和幻想重新開始人生都無法改變現實,有的只是面對未來的態度。婆婆離世,眾人都在審視自己期間的成長。一直未有在床邊與婆婆談話的洋洋在喪禮上讀出給婆婆的悼文,年紀最小的他卻是全片最感受到生命流逝的人,文中總結了全片所有人生課題,也等同觀眾在接近三小時的片長中經歷了一段人生的始與終。胖子曾引用自己舅舅的話指電影發明後,人的壽命延長了三倍,因為電影讓人體會到更多不同的人生。《一一》圍繞著人生,快速地走完了一生,又包含各種課題,彷彿上了濃縮的生命課。到了最後,走了一整段人生的我們像洋洋最後的總結一樣感到老了。見盡人生百態,眼光和思想不再單純,我們也成長了。人生不只是三小時那麼短,但《一一》讓我們活了一生,才明白成長是有多麼迅速。誕生是喜事,離世是喪事,十分平常。只是我們在起點和終點之間的旅程有太多東西要我們學習,花上一生交不同時期的學費,帶了充滿歷練的智慧達到圓滿。楊德昌在最後的電影中滿是對生命的熱愛,理解悲喜無常,同時感恩可以成長,因為可以在人世間活著是福氣。IG: alvin_movieview
顯示更多 arrow-down
3  負評
0  回應
阿甘的巧克力
Lv. 10
star 5.0
實至名歸嘅經典!每個喜愛電影嘅人都必須睇
經典不愧為經典,拍攝手法相信連我呢種外行人都睇得出有幾高明。無論燈光處理、調色、鏡頭構圖、光暗對比、背景取景、玻璃等等倒影嘅「二次攝影鏡頭」,絕對稱得上係「百大電影」,實至名歸。而我都講過,好嘅電影唔需要太多嘅對白(當然都有另一種大量對白碰撞而好睇嘅電影,例如《墜下的對證》,呢種係另一種風格電影)《一一》入面所有角色都有千斤心事、重擔,但每句對白都點到即止、配合埋鏡頭,真正的用鏡頭說故事;而全劇最多對白嘅場景都係由最嘈最大聲最多野講嘅舅父擔當,刻意令舅父呢個角色有厭惡感…….但實質上所有角色都有其存在嘅必要,人物設定立體都不得了,小弟見識淺薄實在好難講得真。主角群只係好普通嘅中產階層、好普通咁經歷大家都有可能經歷過嘅事。但配合高超嘅說故事技巧,如同電影入面所講:「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三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兩倍不同的人生經驗。」我正正就係睇呢套電影體會到好多段平凡但又好睇嘅人生。每個喜愛電影嘅人都好應該親自入場體會呢套處處有細節、每個鏡頭都可以令觀眾思考嘅電影,當然大家要用睇完會腦震盪嘅心態入場睇!同埋記得痾清個膀胱先!都係個句,呢套戲都好睇你對唔對得上導演個頻譜,但經典我覺得就算唔鍾意,都應該睇下感受下。
顯示更多 arrow-down
10  負評
1  回應
ReDrum
Lv. 10
star 5.0
楊德昌嘅哲學問
廿多年後再睇,更明白當年楊德昌關心嘅,唔係只係生老病死嘅人生命題,而係形而上嘅哲學問。完美劇本帶出一家三代嘅城市故事,同時反映人生唔同階段都係面對同樣問題。初戀一段更用montage 去對比兩代愛情路,係神來之筆。最勁嘅係現實人性醜陋打破對初戀幻想化浪漫,將台式老掉牙愛情故事,提升到另一層次。有趣係用初戀情人情緒崩潰,刻意醜化初戀及偷情。要挑剔,係借婆婆昏迷,制造各角色獨白機會,另角色情緒講得太白,冇咗想像空間。全戲最精彩嘅係借洋洋小朋友,講出對人生哲學性嘅批判,顯示楊德昌有lateral thinking 智慧去思考問題!可惜,佢早逝,否則會有更多有藝術成就嘅作品!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0  回應
Justinovoo
Lv. 10
star 3.5
你看不到 我拍給你看
坦白講,呢套電影節奏緩慢同埋篇幅都冗長,不過卻引人入勝。導演大量使用窗戶同廣角鏡頭嘅拍攝手法,感覺就好似偷窺一樣,咁做冇令我地疏離劇情,而係令我地有置身其中嘅感覺。鏡頭靚,導得細膩,演員表現都出眾,而且劇情可以用包羅萬象嚟形容。
顯示更多 arrow-down
4  負評
1  回應
44garfield
Lv. 10
star 4.0
人的問題都一樣
自古到今嘅人嘅關係、夫婦、情侶、父子、母女、同學、朋友、同事、鄰居......面對嘅問題同情感都一樣,可以重活一次嘅話,應該都係大同小異,因為性格決定命運。
顯示更多 arrow-down
0  負評
1  回應
私隱政策
使用條款
免責條款
0898e6b